错
白露秋霜
01
翠花婶子的眼睛瞎了。
她斜靠在门前,手里拿着一把老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她的门前是一道河堤,河堤上的柳树已经换上了浓绿,石榴树也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花儿,一只不知名的鸟儿站在一棵大杨树的树冠上一声声地叫道:“我娘错了”“我娘错了”。翠花婶子抬起她那空洞的眼睛望了望树上,其实她早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焕生,焕生,是你吗?”她对着鸟儿问道,她有听人说过,有些死不甘心的人是会变成鸟儿或者植物回来看望自己亲人的。
两个提着篮子的妇女从河堤上走过,看到坐在门前的翠花婶,相对努了一下嘴巴,用一种好像怕她听到又好像想让她听到的语调说:“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她们一边说一边向河堤下走去。她们的话语一字不漏地落进翠花婶的耳朵里。虽然翠花婶的眼睛看不见,耳朵却还灵敏,这种话语她已经听的多了,倒并没有多么地生气。她感觉肚子有点饿,她记得媳妇下地前告诉过她给她备了点心在她房间的桌子上,饿了就去吃点垫垫肚子,今天要栽秧,媳妇说她要把那块田里的秧栽完才回来烧饭的。
翠花婶站了起来,摸索着向房间走去,一不小心绊倒在堂屋的地上,一阵眩晕向她袭来。几滴眼泪从她那干枯的眼眶里滑落下来,流淌在她胖胖的黑得发亮的脸上。她很想骂人,这该死的媳妇,整天就知道伺弄庄稼,却把她这样一个老人独自留在家里。也是自己命不好中年丧子,媳妇又寻了一个男人回来,好好的家变成了别人的。就连自己的亲孙子对那个继父倒比她这个亲奶奶还亲些,和他有说有笑,还给他买衣物。而对她虽然也买吃买穿却不愿意和她多说话,一定是他的娘自己那个该死的媳妇从中使坏。哎,自己怎么就不死呢?翠花婶自言自语道,想到这个时候村里人都忙着栽秧去了,流泪也不会有人看到,流了也是白流,不会有人跟她说一句怜悯的话,便伸手抹了抹眼泪,站起身摸索着走进房间去吃儿媳妇兰馨给她备下的蛋糕和面包。
02
翠花婶吃了几块面包又喝了一点水,肚子立刻饱了。凭心而论,媳妇兰馨确实想得很周到,她所需要的东西都预备在她伸手可及的地方,翠花婶也知道是自己很对不起媳妇和她现在的丈夫洪福,邻居们明里暗里都说她的眼瞎是报应。说来也只怪自己年轻时做事太过极端,个性太强,这才害死了自己的儿子焕生便宜了洪福的。虽然兰馨对她十分孝顺,可是她看得出来,媳妇不过是在念着焕生当年的恩情,念着她是孙子的亲奶奶,兰馨的心里不会不恨她的。
那时兰馨和焕生刚刚结婚两年,生下了儿子志文。兰馨和焕生那个恩爱呀,真个是如胶似漆,蜜里调油。看到小两口整天黏在一起,翠花婶的心里是极度不舒服的,丈夫多年不在,自己把焕生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现在有了媳妇就整天屁颠屁颠地跟在媳妇身后,在外面挣的钱也都交给了兰馨,把她这个娘放在哪去了呢?翠花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都是这个狐媚子让儿子丢了魂,整天穿得那么干净哪里像个农村种田的女人?我们家要的是上山能挑百斤担下水能摸水田螺的女人,她这样白白净净的怎么做得了我们家的儿媳?翠花婶越看兰馨越觉得不顺眼,当初就不该把这女人娶进门,我家焕生会泥水匠的活还愁找不到媳妇吗?凭什么让兰馨这个外人吃他们家的花他们家的?!
那是1998年,农村兴起了打工潮,翠花婶便鼓动儿子外出打工,说是在家里做泥水工挣的钱太少了。刚开始焕生想念兰馨和儿子志文没俩仨月便回家一趟,翠花婶不高兴了,说这样来来去去聚不到钱,她规定儿子一年或者半年才能回家一趟,这样挣的钱才能多些,小夫妻想着老母亲也是为了他们的日子着想也就顺从了。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翠花婶在自己的心里是有个小九九的,她要趁儿子不在家来实施驱走兰馨的计划。
03
洪福是他们生产小组的组长,可怜他从小无父无母,吃百家饭长大,初中毕业后就在家里务农,农村组长也就是带领村民做做水利工程,帮村里传传话收收摊派的款项,除去自家开销也攒不了几个钱。洪福二十五岁了还是光棍一条,别人有父母做主,他勤劳朴实的一个小伙子却穷得叮当响,有哪家的姑娘能看上他呢?
翠花婶瞅来瞅去觉得想赶走兰馨还是得利用利用洪福这个无依无靠的小伙子。
这天晚上,洪福来到兰馨处收集沪太公路的集资款,因为农村人白天是要外出干活的,这些业余事情每个小组都是在晚上完成,这并没有什么可厚非的。
洪福到达的时候,兰馨正在房间里哄孩子,翠花婶故意把洪福引到兰馨房间里,不知情的兰馨和洪福就在房间里对着账本算起应缴款数来。翠花婶却偷偷退出房外,拿把锁将房门从外面锁上了。
翠花婶一溜烟地跑去找来焕生的几个堂兄弟,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诉说焕生不在家,兰馨和洪福勾搭成奸,现在被她发现抓了个现行锁在房间里了,你们兄弟一场,一定要帮焕生出这口恶气。
焕生的堂兄弟们也是一些大字不识的愣头青,听到翠花婶添盐加醋的描述,一个个血奔脑门,操起棍棒向焕生家冲去。
可怜的洪福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那些小年轻一顿暴打,好好的青年最后却落下了一瘸一拐的残疾。
当兰馨弄明白洪福挨打是因为别人觉得把他俩捉奸在场的时候,她又羞又急又气,可是却又有苦无处说,洪福是在她的房间里挨打的,这种事本来就是越描越黑的,现在她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想到自己和焕生如此恩爱,现在只怕自己在焕生眼中已是一个不干不净的女人了吧?婆婆一向就不喜欢自己,现在又有谁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呢?兰馨坐在房间里哭一会又想一会,想到忠厚老实的洪福因为自己而惨遭暴打落下了残疾;想到自己和焕生经过这件事再也回不到当初,想到婆婆一直明里暗里要她离开;想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己在娘家也已没了立足之地。天下之大,却没有我兰馨的容身之所,这人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兰馨抱起儿子志文向村后走去,那里有一口大大的池塘,塘水四季丰盈,或许带着孩子跳进那口池塘就再也不用看婆婆的白眼了吧?
夜有点黑,远处一两声看山狗凄厉地叫着,兰馨低头吻了吻怀抱里的孩子,志文,不要怪为娘心狠,这个世界太苦了,和娘一起沉到那池塘中间去,以后我们娘俩天天在一起,以后再也没有人欺负我们了。
04
来到池塘边,兰馨解开衣襟给志文又喂了一次奶,儿子还那么小,还没有见到春天的花开就要随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了。兰馨坐在池塘边发了一会呆,忍不住又哭一阵,她自问一直谨遵妇道,婚后也是勤勤恳恳,是谁要这般诬陷自己呢?
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兰馨脱下鞋子抱着不到一岁的志文一步一步地向池塘中间走去。
“姑娘,你要死就死把孩子给我呗,我老汉无儿无女刚好缺一个孩子呢!”一个声音突然说道。
兰馨回头一看,一个拾粪的老人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她的身后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她。兰馨看了看老人,觉得有几分面熟,一时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老人看到兰馨呆呆地看着自己,一伸手抓住兰馨的胳膊拉到岸边的一块草地上坐下说:“说说吧,为什么想不开,说说看或许老汉我可以帮你呢!”
老人听完兰馨的叙述,摇着头说:“傻孩子,既然你和你丈夫一直都是很恩爱的,为什么你不和他说说呢?只要他相信你,外人自然不敢说你什么的,你要是就这么走了,还带着他的儿子去跳水,这对他公平吗?你想过他的感受吗?”
怀里的志文大哭起来,看到志文粉嘟嘟的小脸,一汪清泪从兰馨的脸上滑落下来,老人说的对!自己太自私了,如果焕生回来,看到自己和孩子双双死亡,他怎么会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呢?
兰馨收起眼泪,听从老人的劝告回家给焕生去了一封信,请他赶紧回家一趟。
05
焕生回来了,翠花婶痛哭流泪,悉数兰馨的种种不是,特别是兰馨和洪福被她捉奸在床的事,她描述得绘声绘色有影有形,要焕生早早和兰馨离婚。兰馨百口莫辩,只是坐在一旁放声大哭。看着自己深爱的妻子哭的泪人一般,听着自己的寡母喋喋不休的诉说,焕生一时没了分寸,他实在不知道是该相信自己的妻子还是该相信自己的母亲,他多么希望这事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啊!母亲以前曾经明里暗里要自己和兰馨离婚,只是他一直装作不知道,这一次母亲彻底摊牌了,兰馨这种水性杨花的女人不能要,好女人旺三代,坏女人败三代,兰馨不是母亲满意的儿媳,可是自己—-自己是真的喜欢兰馨啊!更何况他和兰馨还有儿子志文?
经过反复思考,焕生对婆媳二人说兰馨是自己心爱的女人,他愿意相信兰馨,他希望她俩在家能和平共处,这样他在外打工也能安心。
焕生又一次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只是这一次他却再没有回来。兰馨和洪福的事并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轻松愿意相信兰馨,越是相爱的人对这种事越是介怀,焕生无法做到就像从没发生过什么一样内心不起波澜,他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快快乐乐地工作。他的眼前始终飘着一片愁云,他开始患得患失,害怕兰馨真的会喜欢上洪福;害怕自己不够优秀兰馨会弃自己而去;害怕洪福会对兰馨纠缠不休;害怕母亲会和兰馨再闹别扭······心里记挂的多了,神情难免恍惚起来,一次在三十楼装钉模板的时候摔了下来,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纷纷扰扰的尘世。
06
焕生死了,村里人都说是翠花婶害死的。吵死吵死,一个家庭如果老是吵吵闹闹那是要出大事的。翠花婶无端诬陷兰馨和洪福,最终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兰馨还年轻终归是要再嫁的,翠花婶这个祸害要老无所依了!
兰馨只不过是生得白白净净就不如翠花婶的意,觉得她不是农村生产种田的料,可是在别人的眼里兰馨一直都是一个温柔贤淑美丽动人的女人,只是大家不明白这样的女人为什么就做不了翠花婶的儿媳?她的儿子不就是一个会做泥水工的庄稼汉吗?你翠花婶凭啥对兰馨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焕生在的时候,大家伙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谁都不愿意说什么,可是焕生一死,来给兰馨说媒的便络绎不绝。
这时候的翠花婶才真的慌了,自己只有焕生一个孩子,现在他死了,自己怎么办呢?她不能让兰馨离开,就是死她也得赖上兰馨!她对那些为兰馨说媒的人说她现在把兰馨当成自己的女儿,哪个小伙子想娶兰馨必须入赘她家为她养老送终。
兰馨不反对翠花婶的主意,她想过了,即使自己不改嫁也一定会为翠花婶养老送终的,因为她是自己最爱的那个男人的母亲,自己儿子的亲奶奶。虽然兰馨也恨翠花婶,她心里也明白如果没有翠花婶把自己和洪福锁在房间的那一曲,也许焕生根本就不会死。焕生死了,她更要好好地活下去!她要养育好焕生的那一线香火,替他照顾年迈的寡母,不能让老人的一时之错成为自己拒绝赡养老人的借口。
在向兰馨求亲的青年里,洪福也在其中,他是真心爱慕兰馨这个善良而又坚强的女子,他愿意和兰馨一起照顾好焕生留下的娇儿和年迈的老母,虽然他腿有了残疾,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头脑活络,一定会给兰馨幸福的。
兰馨的心里也是倾向于洪福的,她最爱的男人死了,洪福的腿又是因为她而留下了残疾,说起来也是他们家对不住洪福。她愿意用下半生的时间来好好弥补洪福。于是,在焕生离世后的第三年,兰馨和洪福在媒人的撮合下走在了一起。
07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素来爱兴风作浪的翠花婶也常常无端寻兰馨和洪福争吵,骂兰馨克死了她的儿子,好在兰馨和洪福都是吃过她苦头的人,除了在生活起居上照顾她,对于她的挑唆也从不放在心上。小两口勤勤恳恳,日子也就越过越红火。志文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乡亲们茶余饭后再说起焕生的人几乎没有了,焕生的娘倒成了别人嘴中的祸害。
每一年的清明和除夕以及焕生的生日兰馨和洪福都是要带着志文去给焕生上坟,对于翠花婶他们也是把她当做自己的亲娘的,只是自己的亲娘在农忙的时候会喊她帮帮忙,而翠花婶是从来不会给他们帮忙的,她每天都会拿着一把老蒲扇坐在门前望着河堤上的大柳树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无论冬夏都是这样,只有在饭烧好后进屋吃饭,吃好饭她便又坐在了门前。很早以前就有人说翠花婶将来会受眼瞎之苦,他们说人在做天在看心瞎的人老了都会眼瞎,翠花婶一直刁钻刻薄唯恐天下不乱,老了是要吃苦的!兰馨心底善良不舍得给她苦吃,老天会给她苦吃的。
门前的大柳树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只鸟儿,整天站在树上高声叫道:“我娘错了”“我娘错了”他们那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古时候有个继母,让自己的儿子(弟弟)和前娘声的儿子(哥哥)去山上种芝麻,芝麻长出来了才能回家。哥哥的种子是炒熟的,弟弟觉得哥哥的种子比较香,就央求哥哥和自己换了种子,后来哥哥种的芝麻长出来回家了,而弟弟守着炒熟的种子呆在山上被老虎吃掉了。弟弟的一丝游魂变作一种鸟儿天天高叫着“我娘错了”。这便是害人先害己的报应!翠花婶费尽心机想要坑害兰馨和洪福,最终却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凑成了兰馨和洪福的婚姻。
翠花婶的年龄大了,很多事她嘴里不说出来,她就像个孩子一样,什么不如意的事都习惯推到兰馨身上,说是她使坏。其实她的心里比年轻时亮堂多了,她的生活也离不开兰馨。她愿意听那鸟叫,她知道是自己错了,她甚至觉得那鸟就是焕生变的,只是现在明白自己错了有什么用呢?她一个八十多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她能给兰馨和洪福做些什么弥补呢?路走错了还能回来,事情一旦做错有时就是永远的伤痛了!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她愿意焕生和兰馨天天在一处,天天好得一个人一般,她再也不去诬陷兰馨的清白;再也不去挑唆儿子和媳妇的感情;再也不鼓动儿子外出打工;再也······
只是这世间再也没有如果了。